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重生不涨智商》20-30(第12/18页)
都这么难受了,怎么没有眼泪呢?
宋氏就这么枯坐了一晚上,杨嬷嬷来劝了好几次,她却还是捧着本书发呆。
等天光破晓,院子里的人又动了起来,宋氏终于放下书,对杨嬷嬷说:“你把宋家从前的地契找出来,这些在我手上没什么作用,你把它们都交给阿蕴吧。”
说完这句话,宋氏终于放下书,感觉到困意来袭,她伏在桌上闭上了眼睛。
她还是不知道该如何做一个母亲,也不知道能为阿蕴做些什么,但她可以学阿兄,阿兄是不会有错的。
***
林蕴揉了揉眼眶,再睁大眼睛——
那沓地契没有消失,杨嬷嬷也还在眼前。
都是真的,这不是在做梦。
昨日刚吵了一架,不欢而散,林蕴应当有骨气地拒绝。
但才不!有便宜不占是傻蛋!
林蕴笑得眼睛都弯了,将那沓地契纳入怀中,从此以后,她也有自己的试验田了。
杨嬷嬷抓住这个时机,这也许是此生二小姐对夫人最有好感的时刻了。
“小姐,我们都知道你这些年过得苦,但夫人当年也是没办法,一开始侯爷说把你换了大小姐,夫人也不同意。”
杨嬷嬷还记得那时候宋氏还在坐月子,对孩子也不上心,渭城突然就乱了,听到宋将军战死的消息,一向是个石头人的宋氏全然不顾刚生产完没多久,非要去认尸,吵着说:“你们骗人的!我阿兄怎么可能会死!”
等真的看到宋将军的尸体,宋氏就不吃不喝也不动了。
直到侯爷说要抱走二小姐,换她去阳城,宋氏虽然对女儿没什么感情,但也不同意,说世上没有这样的道理。
林蕴听说过宋氏和兄长关系好这件事,但她之前没觉得宋氏这样冷淡的性子,能和兄长关系有多好,大概能多说两句话?
如今杨嬷嬷说了,她才知道原来宋氏也有情绪这么浓烈的时候。
林蕴有些好奇地问:“既然一开始不同意,为什么后来又转了想法?”
“当时侯爷说是因为你舅父战死,是你舅父没做到将军之责,没护好渭城,使得渭城沦陷,这才导致陆氏和栖棠陷入危险,说换婴此举一是为了护住林岐诚的血脉,二是宋家欠了林家的,本该如此。”
“夫人本就接受不了兄长战死,当时根本没人敢在夫人面前提她兄长,可侯爷这么说她兄长,夫人当即就和侯爷打起来了。”
陆嬷嬷发誓,她是从宋家就跟着宋氏了,她从没见过宋氏那么激动过,她像疯了一样打林岐川,她张开嘴露出牙,像是要从林岐川身上啃下一块肉来。
“最后侯爷说你舅父虽然已经死了,但战败是事实,如果什么都不做,可能还要背负身后的骂名,夫人这才同意换了孩子。”
“之后两年,夫人都不想看见侯爷,也不愿意养大小姐,侯爷独自养了大小姐一段时间,后面大小姐被送回皇城,在老夫人膝下养大。当时几个主子闹得太僵了,也就是时间长了,侯府中关系才稍有缓和。”
照杨嬷嬷说,夫人在换孩子一事上确实有错,也确实有私心,但她不是主犯,最该遭二小姐讨厌的应该是宁远侯,夫人顶多排第二。
若是二小姐搞错了最该恨的对象,杨嬷嬷觉得自己夜里都睡不踏实。
林蕴听了这事,也不负杨嬷嬷所望,在心中增加了对宁远侯的警惕,当然她也没有全信杨嬷嬷的话,毕竟他是宋氏的人,肯定会向着宋氏说话,说不定对故事已经进行了艺术加工和处理。
但看在地契的面子上,林蕴对杨嬷嬷的故事表现出深信不疑,毕竟人家跑来送这么多地,值得林蕴的配合。
一个国自然的经费,都能让她导师点头哈腰,这么大片的田,林蕴觉得自己的尊严和智商都可以暂时失灵。
等一盏茶喝完,杨嬷嬷也该走了,她行完礼转身退下,突然想到什么似的,问了林蕴一句:“潘嬷嬷带二小姐你逃离了阳城,陪二小姐生活了一段时间,我之前和潘嬷嬷一起给夫人当嬷嬷,关系很好,她可和二小姐提起侯府,提过你父母吗?”
林蕴想了想答道:“那时候我太小了,记不清了。”
杨嬷嬷点点头,笑着说:“还是走得太早了,不然她说不定能把小姐带回侯府,不过她保住了二小姐的性命,也算是忠心耿耿,夫人更是一直善待她的家人,全了主仆之情。”
等杨嬷嬷走后,林蕴突然觉得有些不对劲儿,杨嬷嬷最后一句话问得有些奇怪。
林蕴在府内说过很多遍,潘嬷嬷离世得早,走的时候自己还不太记事,所以她才一直不知道自己是宁远侯的女儿。
但一想宋氏没问过她的过往,杨嬷嬷的确有可能不知道这一段,也许杨嬷嬷只是突然想起自己的旧友罢了。
***
又在林园冻了几日,清早,林蕴推开窗,看到外面的湖面都开始结冰了。旁人的屋子应当没她这里冷,毕竟她的无舟渡可是四面环水,在皇城这么干燥的地方,都有些湿冷湿冷的。
再等等个十来日,应该不用再划船过路了,直接穿上冰刀鞋,在林园滑冰就好。
就是老夫人年纪大了,应当是接受不了这种交通方式的。
林蕴想到那个画面,低头笑了起来。
这几日她也没闲着,见了宋家的庄头,已经开始计划这些地接下来都怎么种了。
有自己的地就是好,想怎么弄怎么用,没人能置喙。
屋内袁嬷嬷正在问如意:“东西都收拾好了,没什么遗漏了吗?”
如意和时迩齐齐应道:“没有。”
今日她们就要离开林园,回宁远侯府了。
冬至已过,腊月就不远了,宁远侯那边也来信说他差事办完已经往皇城赶了。
总不能一大家子过年还在郊外过,就有些明着不和,太不像样了,老夫人前日就发话两日后回府。
林蕴在老夫人郑氏上马车的时候总算是瞧到了她这位祖母,她之间对郑氏其实有些好奇,都说林蕴长得像年轻时候的郑氏。
如今一见到,林蕴竭力压在了自己的震惊,当然不是郑氏长得丑,只是有些太苍老了。
郑氏板着一张脸,没有一个笑模样,眉心几道深深的川字纹,只有目光扫过林栖棠的时候,眼底才有片刻的柔和。
林蕴有些咋舌,郑氏、宋氏、林栖棠三个人站一块,哪怕是随便路过一个人,瞧她们三一眼,大概都能知道她们是一家人。
甚至林蕴怀疑,她这个堂姐之所以这么板正,罪魁祸首可能是郑氏和宋氏,把一个好好的孩子给养得和她们一样了。
林蕴作为四个主子中格格不入的那个异类,都不自觉地收敛了笑容,就她一个人笑,好像显得有点傻。
林蕴想着自己要不要上去和郑氏打个招呼,还没等她决定,郑氏已经坐上马车,替她做了选择。
马车摇摇晃晃地启程,不过两个时辰就停下来,郑氏年纪大了,又大病刚好,不宜坐太久的马车,所以他们会在中间停一夜。
停的地方在潭拓寺的山脚,如今侧夫人李氏礼佛的地方。
***
郑氏礼佛,宁远侯府早年在潭拓寺山脚不远处置办了一座宅子,李氏平时白日里去潭拓寺替太后抄经祈福,晚上还是回自家宅子。
毕竟家中宅子就在旁边,若是不回去住,住在寺庙里,不知道的以为这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