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重生不涨智商》50-60(第12/14页)
耳旁风。”
这多奇怪啊,到底有谁会想把上司的字裱好挂家里呀?
***
林蕴离开后,谢钧看向桌旁燃尽的香,说好两刻钟,却用了半个时辰。
谢钧翻着桌上的【种麦竞赛申请书】,林二小姐比试种麦的办法很有新意,有足够实力的人才敢与一城之人比试。
她有才能,有想法,只是在政治方面欠缺一点,不过谢钧不认为这是她的缺点,人的精力和时间都有限,林二小姐的长处已经足够长,其他的都无伤大雅。
当然,如果她再怕死点就更好了。
想着想着,谢钧突然很期待,期待林二小姐即将引起的这场种麦狂潮,她的成长速度比他想象中还要快。
如此一来,那盏被束之高阁的葡萄灯是不是还有被拿出来的机会?
第59章 犁地
接下来的两日, 林蕴在她管的那几片地中来回跑。
如今她在大兴、宛平、昌平、顺义以及通州都有地可种。申请书已经在谢钧那里通过了,虽然他五日后才会去县衙视察,但林蕴开始按照计划进行准备工作了。
在短时间没办法改良种子的情况下, 提高小麦的亩产基本就是从防虫、施肥、灌溉、种植四个方面下手。
如今距离春分还有十来日, 林蕴上穿青灰色夹棉褙子,下穿紧口棉裤, 脚穿包边布靴,在今早如意的强烈要求下,林蕴在裤子外面还罩了一层半裙,长度至膝。
按照林蕴自己的审美, 这么穿有点怪, 很像小时候看的动画版孙悟空的样子, 但如意表示小姐身份在这里, 应当穿裙子, 于是最后就这么混搭出来了。
既不耽误干活, 又符合穿衣习俗。
庄田中,林蕴正带着从工部借来的, 改良后的曲辕犁给佃户们示范。
曲辕犁可以只由一头牛拉动, 但如今工部造出的改良曲辕犁数量并不算多, 比牛的资源更稀少。
一头牛拉动曲辕犁,一天大概犁出八到九亩地,两头牛效率几乎翻倍, 在十五到十八亩之间。
在曲辕犁稀缺的条件下, 林蕴为了速度快一些,选择了用两头牛来拉犁。
林蕴立于犁把之后,双手握住扶把,发出“驾、驾”的声音, 两头牛应声而动。
林蕴同时把控着两头牛的缰绳,缰绳时松时紧,控制着它们基本步速一致,让犁头走直。
犁头深入地里,泥土的宽浪翻涌着。
犁地最关键的就是犁头在一行直线上,稍有偏斜,立即调整把手,稳住方向。
一垄地犁完便拉绳让牛转身,提犁身转向,踩稳,继续犁第二垄。
佃户们在一旁看着,互相交谈着:“林家的小姐居然还真会用犁,瞧着有模有样的。”
“她还有一把子力气,虽然有牛拉着,但这犁重,稳住它的方向也是个力气活儿。”
当初林蕴就是在宛平县衙辩了一场,这些佃农虽然都没去现场,但听说管自己种田的主子就是林小姐,特地去打听了一番。
“刘老头还怀疑林小姐当时在吹牛,如今我瞧着她是说的真真切切,不过他们见识浅,不信罢了。这犁走得可比我们之前用的普通犁快多了,我觉得可能要快上一倍呢。”
“不仅快,你看这犁出来的深度,也比平日里深了一半有余。”
深犁的好处不少,松动土层,等日后撒下种子,小麦的根系能更深入土壤,这样抗旱和防倒伏能力都会更强。
林蕴带着犁绕一圈听到佃户们在讨论深犁的好处,忍不住补充道:“深犁把菌源和虫源埋入更深层,也有利于后续麦苗生长。”
其中佃户曾成大着胆子问林蕴:“什么叫菌源?”
这个林蕴很难解释,想了想她说:“是容易让麦苗害病的坏东西,前几天让你们用硫磺和秸秆闷烧了一遍地,也是减少它们,进而减少麦苗害病。”
曾成很意外林家的小姐如此懂种地,他们这些常在地里待的人也懂种地,但他们是约定俗成传下来的经验,他们知道要这么做,但别人一问为什么,他们就打磕绊。
他大儿子小时候问过他为什么要把粪便、草木灰、石灰混一块当肥料,曾成当时只对孩子说:“说了你也听不懂,等以后大了再告诉你。”
其实曾成根本不知道为什么,他小时候也问过他的父亲,他的父亲也没告诉他。
如今儿子大了,儿子变得同他一样,继承了这个办法,但同样不知道为什么。
此时曾成看着林小姐把着犁的稳重姿态,他想到大儿媳已经怀孕了,日后他的孙子是不是也会问“爹,为什么要把它们混在一起做肥料”?
曾成突然有一种冲动,如果……如果等会儿若林小姐还找他们搭话,他也许可以问一问她,到底是为什么呢?
示范完几垄地,林蕴也有些手酸了,她来大周没太久,力气挺大,但续航能力不足。
佃农本身用直犁就驾轻就熟,如今曲辕犁多看两眼也就明白怎么回事了,林蕴便停下来,走到他们面前,问:“你们还有什么不懂的吗?”
犁地跟着学就是了,没什么不懂得,佃农们都摇头。
林蕴让其中一个人上去试一试,发现他们的确说的是实话,犁得又快又好。
在她频频点头之时,身边的一个佃农小心翼翼地开口:“小姐,我想问您关于肥料的事,不知道您方便答吗?”
林蕴果断道:“方便,你问。”
“我们村子里都用粪便和草木灰混合闷十几天当肥料,效果很好,为什么呢?”
林蕴没想到一上来居然是这么复杂的问题,这背后的化学原理可多了去了。
但若是直接讲氮素矿化,讲磷、钾配比,那她堪称在胡言乱语了。
林蕴捡着最关键的解释:“粪便、草木灰、石灰你单独放地里,其实也能养田,但三个放一块堆肥一段时间,效果格外好,是因为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像麦苗和青蛙,麦苗吸引害虫给青蛙吃,青蛙吃了以后让麦苗长得更好,互惠互利。”
“这粪便一堆起来闷住,其中的肥力会变得容易让粮食吸收,但代价是一部分肥力会变成空气跑走了,这个时候草木灰和石灰就把这部分本来要跑走的肥力拴住……”
其实是氨气和草木灰和石灰反应,以铵盐形式留存。
林蕴很耐心地解释,说完后,问:“不知道我有没有讲清楚?”
曾成点点头:“我明白了,小姐你可真聪明。”
他会记住,今晚回去就告诉他的儿子,日后孙子出生,若他也问这个问题,儿子就不用以“你不懂”来搪塞孩子了。
看着佃农感激的笑容,听着他的称赞,林蕴高兴但并不自满。
来大周后,除了一开始那段艰难的时间,其实听到过很多次别人夸她聪明。
林蕴回以一个赞赏的笑容:“瞧,你们都看一遍就会用曲辕犁了,你们也特别聪明。”
见眼前的佃农一直摇头,嘴里说不敢当,林蕴知道他大概率不信她的称赞。
但当年她在山里实习,没有工业化设备,第一次用犁的时候,可没他们学得这么快。
林蕴的灵魂穿越时空,和他们身处同一片土地上,她真心实意地认为不论何时何地,劳动人民的生存能力和智慧都不容小觑。
带着脑子里的知识来大周,林蕴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可如今的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