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怀表文学 > 百合耽美 > 重生不涨智商

50-6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重生不涨智商》50-60(第3/14页)

处看风土人情,江浙的情况她确实有些了解。

    “占城稻最先在江浙推广,效果显著,前些年有句老话是‘苏湖熟,天下足’,但近年情况变了,我前年去的湖南一带,那个地方种的稻米极多,如今已经在传‘湖广熟,天下足’了。”

    听到占城稻,林蕴忍不住无礼地打断了崔氏的话,她试探性地发问:“占城稻,就是那个能让一地两熟的稻种是吧?”

    原身虽然在杭州府住了几年,但多在城区活动,没怎么下过地,导致原身的记忆里对江浙的农事几乎是一片空白。

    崔氏点头后,林蕴知道这个占城稻就是她想的那个,从越南传来的早熟高产抗旱品种,改变了南方的种植格局。

    既然已经有了占城稻,除非林蕴能整出杂交水稻来,才能在水稻产量上获得质的变化,否则水稻这一块她不用有什么大动作了。

    陡然岔开话题,林蕴有些不好意思:“夫人您接着说,我在杭州府住过些年,听见熟悉的,忍不住和您说上一二。”

    崔氏笑了笑,不在意林蕴的打断,接着道:“‘天下粮仓’换了地方最主要的原因并不是当地百姓突然种不好地了,而是江浙一带开始鼓励种植经济作物,商业发达,多见桑棉。”

    听到这样一番分析,林蕴很是惊讶,崔氏实在是根本不像之前谦虚的那样,只是游历中略有疑惑,她对地方粮食格局明明很有见地。

    难怪谢钧聪明呢,他母亲实在见识不凡,出去玩玩也能观察这么多。

    “大周缺钱,江浙富庶,江浙是纳税大头,这个格局没法改,但江浙大规模种棉花和桑树不久,我观他们的方法还不够完善,纵有官方组织,百姓依然是摸着石头过河,林二小姐你从前在杭州府待过一阵子,对桑棉可有研究?”

    林蕴虽然在读博,也不是样样精通,但由于大周也用不上什么高精尖技术,所以基础的改良还是有思路的。

    “农事最根本的就是选品种,正如占城稻之于从前其他稻种,只要这个优势种一出来,会迅速取代其他,桑棉亦是如此。”

    “不停选良种之外,种植也有讲究,棉花的话我觉得比起直接撒播,育苗移栽效果更好,还有就是种植密度,棉花过密或过稀,都影响产量,应当试出一个最佳间距……”

    “桑树的话,矮化密植更容易采叶,而且桑树还可以通过嫁接来改良品种……”

    林蕴一提到农事,就有些忘记场合,变得滔滔不绝。等她将脑子里第一时间想到的内容倒干净,意识到她又在自说自话了,略微有些尴尬。

    崔夫人大概只是想沟通一二,她却像上课一样,一个人在这里讲个不停。

    “抱歉……我说起来有些……”

    不等林蕴道完歉,崔氏鼓起掌来:“二小姐真是对农事很有见解,你说的问题很多我也见过,地里的棉花种得不够齐整,长势也不一,桑树有的太高,让采摘变得困难……”

    崔氏学着林蕴方才的样子,也加快语速噼里啪啦列了一大段,来肯定林蕴方才的意见,缓解她自说自话的尴尬。

    她告诉林蕴,她的意见很有价值。

    林蕴愣了一下,果然崔夫人是谢钧的母亲,她们都能在最关键的点上肯定人。

    等两人有来有往地沟通过几轮,林蕴惊觉日头已经到了中午,林蕴再不通人情世故,也知道大年初一就赖在上司家吃饭不太合适,连忙请辞。

    “崔夫人,我同母亲约好一起吃午饭,此时得走了,等日后夫人若是还有疑问,可以给我下帖子,与夫人沟通我也受益匪浅。”

    崔氏有些遗憾,本来还想留林蕴吃午饭来着,但小姑娘要和母亲吃,崔氏也不好多留。

    “我说的这些地方情况,户部的档案中应当也有记载,虽然不一定这么详细,但大致情况一定是有的。日后林二小姐若是好奇,可以找谢钧问问,让你查阅一二。”

    崔氏又让常嬷嬷快速整出来一个大食盒:“我们府上厨子很会做点心,今日耽误你时间了,带回去吃吧。”

    林蕴推阻不过,最后只好带着食盒上了马车。

    林蕴走后,崔氏望着门口,又抿了一口茶,她同袁嬷嬷道:“外人都说陶陶像父亲,其实他性情最像我。”

    说着说着崔氏目露怀念,突然笑了出来:“我就喜欢这样的呆子。”

    ***

    坐着谢家的马车回了家,自然没和宋氏约午饭,她自己在西泠阁吃了点,然后在点心盒子里每样都挑了一块来吃。

    可真好吃啊,有权势真好,连点心都这么好吃。

    林蕴越吃越发羡慕谢钧了。

    如意怕小姐吃撑了,连忙收起点心盒,转移小姐的注意力:“早上的时候拆了侯爷和夫人的红封,现在小姐又拿回来两个,还没拆呢。”

    林蕴也有些好奇,先拿的表哥的红包,拆开来里面是一张一百两银票。

    作为过年红包,不多不少,正合适。

    如意在一旁看着:“诶,是承德三年的银票呢。”

    承德三年,这是原身出生的那年,林蕴笑了笑,表哥的确是有心了。

    把银票塞回红封,林蕴并不打算把银票花了,留着保存。

    拿起谢钧的红封,这个红包鼓鼓的不太正常,一摸就知道里面不是钱。

    林蕴把红封倒出来,竟然是两个小葫芦。

    林蕴好奇地捻起来,她从来没见过这么小的葫芦,比豌豆还小,但还有“葫芦”样,紫红色,有嘴有脐的。

    看着很精致,但谢钧送她这个做什么?

    东西小,袁嬷嬷隔着老远瞧不清楚,凑近瞅了一眼,道:“是草里金呀。”

    袁嬷嬷解释,草里金是对“长在草里、价值如金”的小葫芦雅称,士大夫多有收藏。

    “草里金极小,而且形状完美,是吉兆,过年送是个好彩头。”

    林蕴好奇道:“那我收着就好?”

    “草里金罕见,赶明儿做成一对耳环,远胜金银,还雅致呢。”

    林蕴把玩了一会儿,把小葫芦收起来,袁嬷嬷却陷入沉思。

    之前知道自家小姐和陆御史关系好,但这草里金,也就小姐不懂,在文人之中还有“珍重有加”之意,次辅对小姐是不是有些过分上心了?

    袁嬷嬷刚要开口,就见小姐又和猫玩了起来。

    今日难得,林蕴回来的时候猫不在屋里,去周围溜达了。

    如今咪咪回来,林蕴上前迎接,今日位置掉转,她来迎猫。

    小猫在林蕴面前摇头晃脑的,嘴里好像还含着什么,林蕴颇为担忧地蹲下身,看它是不是卡住了。

    谁知道林蕴刚在猫面前蹲好,咪咪就张开嘴,一道灰影陡然出现,林蕴的尖叫声没过脑子就发出来了。

    “啊啊啊啊!!”

    是老鼠!

    林蕴吓得后仰,就差连滚带爬了。

    猫不满意极了,人真是无用,都送到面前了还能让食物跑了,冲上前两爪子把逃跑的老鼠拍晕,又叼到人的面前。

    哼,猫可不白吃白喝,这是猫给人的新年礼物。

    第53章 灯会

    正月里, 朝廷也放假,这宁远侯府的主子们难得整日挤在一座宅子里。

    宁远侯府的宅子不小,“挤”不是空间上的, 而是气场上的。

    宋氏不愿意与林岐川沾边, 林栖棠不想和林清昭待一块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老怀表文学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老怀表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老怀表文学|完结小说阅读-目光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最低门槛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