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重生不涨智商》50-60(第9/14页)
要提前帮忙测试种子活性,村民没有诸多质疑刁难,痛快让她随机带走几十粒种子。
吴二妮沉默地看着林小姐挑挑捡捡,凑了一小把种子,再拿出一个小布袋装好,布兜上面还写着奇怪的符号。
上次来吴家村,吴二妮就很沉默,这次她依旧不说话,但林蕴看出了她眼中的好奇,打开身上背的大布兜,向吴二妮展示里面好几个小布袋,解释道:“小布袋上面是编号,之后我会将不同编号的种子隔开一点测试发芽,这样之后若真有种子不发芽,按照编号找到对应的人家,很快就能知道是谁家的种子出问题了。”
吴二妮脑子很灵活,一下子就明白了林蕴的意思,她喃喃道:“小姐你可真聪明。”
林蕴知道自己肯定是不笨的,但她与吴二妮如今的差距并不是因为智商,林蕴道:“我只是学得更早更多一些,等春分一到,我会常驻在乡下,大部分时间都在地里,你若是有什么关于地里的事不明白的,随时可以来找我,我们一起讨论。”
吴二妮别过头去,有些红了眼,再转回头,声音有些沙哑:“我当初没有相信小姐你,没有答应浸种,我以为小姐会怪我。”
林蕴摇摇头,笑得露出一小排洁白的牙齿,她拍拍吴二妮的肩:“怎么会呢,我在公堂上都听吴志说了,你可是第一个相信我的人!”
甫一拍上吴二妮的肩,摸到了细细的一把骨头,突然想起来,她第一次同吴二妮见面的时候,她比吴二妮矮一点,如今不到两个月,她比吴二妮就要高一些了。
林蕴看着吴二妮的脸,第一次见她的时候她就瘦,她脸上的肉好像更少了。
林蕴抿了抿唇,探出头朝外面唤道:“表哥,我突然又饿了,麻烦你把我的馕拿来,我要再吃一点!”
陆暄和在马车旁有些震惊,表妹今天中午吃得不少,居然又饿了?
而且隔这么远,饿了喊一声还如今中气十足?
看来表妹在湖上划的船没白费,确实挺强身健体的。
陆暄和迅速拿着馕进来,还顺手把水囊带来。
林蕴看着眼前的水和馕,感叹表哥太细心了,本来还想以自己吃噎了吃不下为借口分给吴二妮呢。
如今没了借口,林蕴干脆也不吃了,拿起那一沓馕,还从荷包掏出碎银子,一块塞入吴二妮怀中:“人家都说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我今日请你吃馕,等你来日衣食富足,到时候要记得在皇城的鹤鸣楼里请我吃顿饭。”
吴二妮不知道鹤鸣楼,但这个名字一听就不是她这种人能去的地方。
面对林蕴刚施恩就图报的行为,吴二妮并没有觉得羞辱,反倒一股酸涩感涌上鼻腔和眼眶,她道:“我是农家女,怎么会有出息呢?小姐你这注定要赔本。”
林蕴却摇头:“外面很多人都传我得神农青睐,我这种大气运之人觉得你日后也定当有出息,你不信我,也该信神农吧。”
林蕴转头看向表哥,企图多获得一份支持,陆暄和闻弦而知雅意,当即道:“我也信神农,表妹不会说谎的。”
话说到这个份上,吴二妮耸耸鼻子,没再推阻,抱紧怀中的馕饼,承诺道:“好,日后我定会请小姐在鹤鸣楼里吃顿饭。”
林蕴笑得弯了眼,她不是客套,她是真的相信。
林蕴方才观察过,吴二妮不会写字,却为浸种画了一张简单明了的图,提醒村中同样浸种的人什么时候浸水,什么时候晾干。
吴二妮其实很厉害,只是她没有发现,也被沉重的生活压得根本没机会发现。
但如今林蕴看见了,她会扶她起来,带着她一起往前走。
第57章 比试
农历二月初, 吴二妮和爹都扛着锄头,从田里整完地回家。
村里有几家日子富庶些的换了林小姐改良的新锄头,他们家没有, 因为旧锄头还能用, 因为没钱。
离林小姐上次来吴家村,今日已经是第三日了, 不知道林小姐的“发芽测试”做得如何。
心里惦记着这事,便只顾着看脚下的路,爹突然出声道:“二妮,你看那是不是林小姐的丫鬟?”
吴二妮抬头一看, 正是那个叫时迩的!
吴二妮快速走过去, 打招呼道:“时姑娘, 林小姐呢?浸泡的麦种成功发芽了吗?”
时迩先是摇头, 道:“小姐有别的事, 今日就没来村里, 种子有两家浸失败了,补偿的银钱已经给了。”
吴二妮连忙问是哪两家, 一听是吴生和吴福林两家, 也不意外, 她每次去提醒浸种,他们都一副“我最懂,你算老几”的样子。
吴二妮有些心疼林小姐出了种子钱, 他们这种不认真办事的, 就是在糟蹋种子,应当自己承担损失才对。不过吴二妮知道,林小姐第一年为了推广这“九麦法”,承诺给补偿就一定会做到, 不过不认真做事的人来年也八成不改,到时候可就没人给他们托底了。
时迩从身上的包裹里找了找,对应手上的名单,拿出一个小布袋,递给吴二妮:“你的麦种发芽处理得很好,小姐特地让我带给你看呢,她说你见了一定高兴。”
吴二妮接过小布袋,打开后看见沾染着细沙的麦种,它们已经伸出了细长的根须。
笑意攀上她的脸,吴二妮已经很久没这么开心了。
大概,他们今年真的有麦子收了。
***
户部,谢钧也看完了林二小姐带来的麦种,他点头道:“户部已经告知了皇城的各大县衙,通知百姓朝廷会借春种夏收的麦种,让他们提前整地,这样春分能及时播种,若是最后失败,没种出来,不收种子钱,种出来了,收成后多还一成种子给户部就行。”
林蕴相信户部一定已经告知县衙了,但她迟疑地问:“皇城的县官都像宛平县的韦县令一样吗?”
这话问的奇怪,但谢钧明白林二小姐在说什么。
户部要推广曲辕犁,但曲辕犁在宛平县衙放了两年没动,若皇城的县令都是这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那麦种能发得出去吗?
林二小姐一如既往的,在农事方面格外灵光,或者说想得更多一些。
谢钧把种子交还给林二小姐,道:“春播是大事,我会带人抽两日去皇城各县衙视察,督促他们把此事做了。”
一听到谢钧说他会去盯着,林蕴当即就放下心来。
那些县官的确是怕麻烦,秉持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但若是谢钧去视察,那和推广麦种比起来,得罪谢钧反倒成了更大的麻烦。
谢钧这个“主要矛盾”出现了,推广麦种便成了轻松解决的小事。
林蕴想起当初在宫中,邱义和肖以恩他们对谢钧的畏惧。在做实事方面,谢次辅这些年积累的名头和威势的确很好用。
谢钧单方面认为事情谈完了,对林蕴道:“若是无事,林二小姐你退下吧。”
林蕴当即从袖子里掏出她筹备已久的标书,哈着腰递到谢钧的桌上,十分狗腿的样子。
谢钧对林蕴这副姿态是眼不见为净,他看这册子页面写着【种麦竞赛申请书】,带着疑惑地翻开。
里面第一页是目录,分为五个大点。
立项依据、研究内容、研究方案和可行性分析、特色与创新之处、研究计划与预期结果。
这目录奇奇怪怪,但又好像很有逻辑。
见谢钧看了标书,林蕴信心满满,认为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