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怀表文学 > 百合耽美 > 重生不涨智商

130-14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重生不涨智商》130-140(第4/14页)

   如今林司丞拿着这把弯口长柄剪刀,竟是比他们剪得还要快了。

    林蕴将剪刀递给正眼馋的钱庄头,让他也试一试,钱庄头接过剪了几下,的确省力气,他又一个传一个,让手下的佃农都用一用。

    佃农吕进宝拿住剪刀,大概只用了平时五六分的力气就剪下了桑枝,他止不住地笑。

    前些日子听到林司丞和钱庄头说什么日后桑树要修成“一股三叉六枝”,吕进宝的心都拔凉拔凉的。

    要知道每亩地有两百多棵桑树,皇庄有几千亩桑田,这是要一棵棵剪过去的。

    上面人动一动嘴皮子,他们下面这些佃农怕是手都要剪废啊。

    不是吕进宝夸张,听了这消息,他们这些佃农愁得好几晚上都没睡好觉。

    如今有了这剪子,这活儿好像也没那么可怕了。

    林蕴站在一旁,见这些佃农像孩子得了新玩具一样,一个个都高兴得不得了。

    她也露出笑,将袖子里的图纸拿出来,递给钱庄头:“这桑剪寻常枝丫都能用,等明年用上新的修冠办法,伐条的工作量上去,庄子里都用上这种剪刀,大家也能轻松些。”

    钱庄头见林司丞大咧咧地将图纸递给他,他吓得都不敢接,他压低声音道:“林司丞,不同于其他种田的法子,你这桑剪这么好用,是可以做成一门生意的,南方剪枝伐条多,这东西绝对好卖。”

    也就是林司丞年纪轻又心思浅,这桑剪的设计落到手艺人那里去,可是绝对不会外传的,那是独门秘方,要压在箱底死死捂住,能指着这个手艺吃几代人呢!

    这么重要的金疙瘩,林司丞怎么能随便乱给呢!

    林蕴听钱庄头说什么让她做这门生意,说什么经营得好的话,林蕴日后能成为南方的“桑剪大王”,她真是哭笑不得。

    之前她当上了官,太后差人将宋家留在她那里的东西都送过来了,再加上宋氏给的,那些铺子都在钱生钱,林蕴这辈子都吃喝不愁,她一个人一张嘴,也没什么不良嗜好,大部分时候都待在地里,那些钱林蕴十八辈子都花不完了。

    她虽然还没有发达到能兼济天下,但将桑剪的办法公开出去,不从中再挣百姓一笔,还是能做到的。

    而且真要说给专利费,林蕴也不是第一发明人,只不过是按照现代的记忆照葫芦画瓢,就没必要敝帚自珍了。

    林蕴将图纸塞到钱庄头手里:“这图纸也不是我一个人画的,工部的詹明弈詹大人也提了意见,我们两人都不缺钱,也没太多功夫来做这门生意,不过钱庄头你这么一说倒是提醒我了,我哪日有时间将图纸的拓本送到各大打铁铺子里去,这样知道的人多了,大家都会,价格才不会太高。”

    价格下去了,才能有更多的百姓用上这桑剪。

    钱庄头听得眼睛都瞪大了,他急啊,当官的做事要么图名要么图利,那些酒囊饭袋名利双收,像林司丞这样的大好人不能什么都落不着啊。

    钱庄头攥紧手中的金疙瘩,心一横,开口道:“我从小杭州府土生土长的,这地界我熟得很,又常年订农具,打铁铺子我都熟得很,这事我来办就好。”

    钱庄头是本地人,又有人情关系,沟通起来方便,他愿意帮忙,林蕴便应下:“拓印这事麻烦,这图纸我那里本来就备了多份,等会儿我让人取给你,辛苦钱庄头你来回跑了。”

    她倒是不怀疑钱庄头会私藏图纸,毕竟只要她将图纸多给几份出去,钱庄头一个人想藏也藏不住。

    看完了桑苗,试过了桑剪,钱庄头和林司丞分开后便带着图纸回了家。

    钱家是个一进的小院,刘萍萍做好了夕食,准备进屋叫钱昌吃饭,就见他对着一张纸愁眉苦脸。

    刘萍萍凑近一瞧,纸上是个造型奇怪的剪子。

    他们夫妻之间向来知无不言,关系极好,刘萍萍以前家里是小地主,后来败落了才嫁给钱昌,甚至钱昌的字一开始还是刘萍萍教的呢。

    理由是刘萍萍觉得丈夫不识字说出去丢人。

    虽然钱庄头觉得庄稼人不识字没什么,但为了让媳妇有面子,还是跟她学了。

    如今他受林司丞重视,也少不得会写字的功劳,如此一想,媳妇是真有大智慧,有事同她商量总没错。

    钱庄头便将桑剪的事告诉刘萍萍了:“我总觉得不能让林司丞就这么吃了亏,但还没想到什么好法子。”

    刘萍萍听了也是义愤填膺,这些日子她在钱昌口中间接认识了这位林大人,如今刘萍萍心里,这林大人就跟地里的仙女没什么区别,怎么能让她吃亏呢?

    脑子一转,灵光一闪,刘萍萍在钱庄头的惊呼声中拿起了一旁的铅笔,在图纸上添了几笔,等看清刘萍萍添了什么,钱庄头的“这不能乱画”咽下去了,他赞道:“媳妇,我们家果然你是最聪明的那个!”

    第二日,钱庄头便带着一小沓图纸去了各大铁匠铺子,他最先去的都是些讲信用、忠厚老实的人家,带了成品桑剪,让他们见识这剪子多好用,随即钱庄头摆摆手中的图纸:“这手艺不藏私,但总归是门进项,好办法一出,杭州城里想打新桑剪的人肯定不少。”

    见过了桑剪的效果,李铁匠的眼神跟着钱庄头手上的图纸转,他问:“是要给钱吗?但这图纸大家都有的话,我没办法给太多的。”

    钱庄头摇摇头,他指着图纸上剪刀柄上的“林”字,道:“不用钱,你卖这剪子的时候将‘林’字刻上就好,这桑剪是从皇城来的林蕴林大人设计的,林大人高风亮节,愿意无偿拿出来让我们做,我们江南人也不好昧下这功劳,让北地人看了笑话去。”

    一开始李铁匠听到要刻个字还觉得麻烦,但当听到北地人看笑话,连忙应下:“那是自然,我们江南人最是恩怨分明,向来是我们不占别人的便宜,别人也别来图我们的。这剪子的事我们得了好处,自然不会将功劳据为己有。”

    见李铁匠应了,钱庄头便往下一家铺子走。

    李铁匠看了看图纸,一时技痒便打了起来,“叮叮当当”打铁声不断,有人来买农具,瞧见这正在打的剪子奇形怪状的,问:“李铁匠,这是做什么用的?”

    李铁匠抹了把头上的汗:“这是林大人桑剪,是前些日子从皇城来江南的那个农官林大人想出来的,她做的桑剪可轻便省力了,我今日下午便能打好,你若是有意,下午来试试。”

    那人家里有桑剪,但也好奇这北地佬能做出什么好剪子来,当即说下午来看。

    外面钱庄头将为人厚道的那几家铁匠铺子都跑了,便停下了。

    等林大人桑剪的名头打出去了,其他那几家偷奸耍滑的,不想要这个名头都不行,因为不叫这个,说明他的剪刀不正宗啊。

    林司丞不要利,这名总得拿到手。

    至于林大人说这剪子还有什么詹大人的手笔,这关他钱昌何事?他日后又不在这詹大人手底下做事,自然要为自己的上司考虑。

    不过林司丞是个良善的,刻意漏了詹大人,她肯定心中有愧。

    有了——

    就说詹大人的“詹”字太复杂,实在不方便在剪子手柄上刻。

    果然,和媳妇在一起待时间长了,他也变聪明了!

    ***

    被迫有了“署名”纷争的林蕴和詹明弈压根还不知道这事,他们正在谢大人的屋里讨论脚踏伐条剪。

    林蕴和詹明弈拿着桑剪边试边聊,谢钧靠坐在床上手中捧着本书,时不时翻两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老怀表文学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老怀表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老怀表文学|完结小说阅读-目光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最低门槛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