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重生不涨智商》140-150(第6/14页)
喜道:“阿蕴吃了吗?杨嬷嬷只说你今晚要来找我,没想到这样早就来了,早知道我该备你的吃食。”
林蕴摇头道自己吃过了,余光瞥见杨嬷嬷有些紧张的样子,林蕴今早来找过她,告诉她今晚自己会同宋氏说清楚林岐川的所作所为。
屏退其他丫鬟仆从,又让时迩转了一圈,确定没人窥听,在宋氏疑惑的目光中,林蕴道:“母亲,我有一件事同你说,林岐川他应当害死了林岐诚,并且,极有可能,舅舅的死也同他有关。”
一旁陆嬷嬷听得心头猛跳,我的老天爷啊,二小姐你怎么说得这么直接?
宋氏闻言一怔,像是没听懂,可她深吸好几口气,问:“阿蕴你是说……说我兄长在渭城战败和林岐川有关系?”
林蕴从没在宋氏面上看到这样的表情,那双平日里清冷平静的眼睛几乎瞬间就红了,面上的血色褪个干净,嘴唇都在抖,仿佛每一寸肌肉都在不受控制地颤抖。
这种残酷的真相再粉饰也依旧残忍,林蕴迎着她的目光,点了点头:“是的,是他害死了舅舅。”
第145章 看宅
“是的, 是他害死了舅舅。”
“林岐川当年通敌,证人半月内便会抵达皇城,潘嬷嬷正是撞破他与敌军幕僚密谋, 才被安排与我同去阳城送死。”
听到这里, 宋氏猛地站起,连肩膀都抑制不住地颤抖。
兄长是被林岐川害死的!
兄长是被林岐川害死的!
这念头如尖刀反复绞入心口。
宋氏痛得都快直不起腰了, 但她此刻更想让林岐川痛。
她突然转身走向一旁的架子上,抓起一把剪刀就要往外冲:“我要杀了他!他得偿命!”
林蕴惊地急忙起身欲拦,却发现宋氏自己停住了。
宋氏回过头,眼眶通红, 声音嘶哑:“我……我不能杀他, 我若是就这么杀了他, 阿蕴你怎么办呢?”
林岐川害死兄长的事还未定论, 宋氏自己的命不要紧, 但母弑父, 不仅阿蕴好不容易挣的官没了,她这辈子可能都会被流言蜚语压得直不起腰。
宋氏缓缓蹲下身, 喉咙里发出压抑的一声声呜咽。
林蕴听得心头一酸, 都这种时候了, 最先想的竟还是她。
她快步上前俯身,将宋氏紧紧搂进怀中,一下下轻抚她的背。
常说母亲河母亲河, 若宋氏也是一条河, 这条河天生水量就少得可怜,此时她喉头哽咽,却没有什么泪水。
为数不多的水流泼洒殆尽,宋氏靠在林蕴的肩头静默良久, 再抬头时,眼底是一片干涸的红。她望向一旁早已知情却沉默不语的杨嬷嬷,又看向女儿,声音越发哑了:“你们早就知道了,是不是?为什么不告诉我?”
杨嬷嬷嘴唇蠕动,怎么也没办法将“从前夫人知道了只会是催命符”这句话说出口。
林蕴则道:“因为母亲你从前的世界太小了,小的只装得下你的书和舅舅,若那时的你知道了,你的世界会崩塌,你也许就拿着这把剪刀冲过去和林岐川你死我活,可那太亏了。林岐川一条命,怎配换你和舅舅两条?”
“更何况真相未明,他们定会将你污蔑成一个疯妇,我们要让这件事清清白白的,让世人都知道,不是舅舅吃了败仗,不是他用兵有误,他是被林岐川害死的。”
“我们要将林岐川钉死在耻辱柱上,让他遭人唾骂,遗臭万年。”
林蕴接过时迩递来的帕子,沾过热水,轻轻拭过宋氏未沾泪痕的脸庞。
宋氏已经是泪流满面,只是外面看不到而已。
“如今母亲和从前不一样了,你的世界变大了,你开始有想做的事,母亲读了那么多的书,字也写得好,你还有了我,有了牵挂,便不会那么冲动了。”
宋氏感受到热帕子的温度,将她从愤怒悲痛中一点点拽出来,但随之涌上来的是自责。
宋氏将脸埋得更低:“是我无能,是我的错,我识人不清嫁给林岐川,害死了兄长,为什么死的那个不是我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程,有的人走得快,有的人走得慢,母亲只是走得慢一些。”林蕴握紧她的手,“母亲同我说过,我的名字是舅舅取的,他说‘林蕴’既是草木生发,生机勃勃,又有‘凌云’之志,他给我取了这样一个好名字,是希望我和母亲都能过得好。他如今是不在了,但他对母亲的爱就像这个名字一样一直陪伴着我们。”
“从前是舅舅牵着你往前走,如今换我领着母亲你。”
“再说了,该赎罪的是林岐川,该死的人是他。”
良善的人总是自责愧疚,而凶恶之徒却逍遥。
“他会被定罪,证人已经在路上了,但在此之前,与他共处一檐都令人难以忍受,明日我们就去顺天府递交和离书,他如今罪行未露,他不同意的话,顺天府必定会拖延不管,但那无妨,这个空隙我们直接搬出去。
“我前日已经看好了几处宅子,牙人我提前约好,如今就在外面候着了,宅子母亲也要住,同我一起去选,挑一个你最喜欢的,可好?”
这一番劝慰听得杨嬷嬷眼睛都瞪大了,二小姐虽然直白,但比起婉转深思的话语,她的一片真心却更能让人获得慰藉。
不想让宋氏沉浸在自责愤恨的情绪中,林蕴拉着她往外走,已是黄昏,霞光铺满天际。
马车驶过街道,林蕴打起车帘,让粉紫色的暮光与市井的烟火气透进来,她指着窗外笑道:
“母亲看这霞光多好,一想到林岐川再看不了几日,我便觉得这天色更美了。”
宋氏望着天空中的绚烂,怔怔地想——
若林岐川再少看几十年,就更好了。
他们要看的三处宅子离得很近,当然都离宁远侯府很远,远的一个在东一个在西。
到了第一处宅子,牙人便赞道:“林大人手上钱足,眼光又好,都是挑的精致小巧的宅子,周围也全是当官读书的人家,清净不闹腾。这一处白墙青瓦,最为高雅。”
宋氏进去一看,格局轩朗,窗明几净,檐下还种了几丛芭蕉,叶片舒展,漂亮得像画一样。
出来后,他们又去逛了两座宅子,但停留的时间远没有第一处长。
从第三处出来,宋氏摇摇头:“这宅子庭中种柳树,有些不讲究。”
林蕴问何出此言,宋氏道:“杨柳槐不进宅,它们都是阴树。总是可以砍了重栽,但总归种了那么久,意头不好。”
兜兜转转,又回到了最开始看的宅子,林蕴见宋氏明显中意这一处,道:“我还以为母亲会喜欢第二处,那院子里种了许多竹子,母亲在侯府和林园里的住处都有大片的竹林。”
也正是那片竹林,前日林蕴选房子的时候才将第二处的房子纳入备选。
宋氏眉头皱起来:“其实我不喜欢竹子,不讨厌罢了,是林岐川觉得我喜欢。”
住在别人家中,别人觉得你喜欢什么,就要在你的院子旁边栽一大堆,刚和林岐川闹掰的那段时间,宋氏将竹林就砍了,然后林岐川又栽了,来回往复几次,宋氏便累了,没再折腾。
她忍受着林岐川,也忍受着院子里的竹子。
林蕴听了当即道:“母亲不喜欢,那日后母亲的院子里不会再有竹子了,喜欢什么就种什么,哪怕母亲你要把墙拆了,我都听你的。”
“我想将西泠阁里的桂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