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人人都有金手指》60-70(第15/16页)
成员都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了重点初中。
截至此时,大力士团队除开严烟不算,共有四十五人, 跨越了四个年级。
年龄分布上,与齐俐同一届的最多, 共二十九人。
次多的是方知言那一届,共八人
排第三的是比齐俐低一届的,共六人。
最少的是比齐俐高一届的, 只两人。
在齐俐这一届小学毕业之前,大力士团队拥有重点初中成员十人。
在齐俐这一届进入初中之后,大力士团队拥有的重点初中成员比例飙升至百分之八十七。
而剩下的六个新一届六年级生, 从他们的现有成绩看,大概率也能考入重点初中。
即, 明年九月, 大力士团队的重点初中成员比例可能会达到百分之百。
也许其中还能有八个重点高中生。
在齐俐生活的城市,初中的入学一是看住家位置, 二还要看学习成绩。
官方层面上这里其实已经没有“重点初中”这种叫法了。
但家长们很清楚哪些初中的教学质量高、学生升入重点高中的比例大,哪些初中的学生就是把义务教育混完、再去混个垃圾高中了事。
而看重升学率的那些初中在招学生时必然会看成绩。
基本只收一定分数线之上的学生。
比那分数线低几分的,多交些钱也许也能读。
但要是低太多,学校即使看在钱的份儿上想收,其他家长也会强烈抵制坏小孩来破坏自家孩子的学习环境。
近些年官方一直在淡化“唯分数论”的观点,但家长们的态度依然很坚定:
“别家孩子想采用快乐教育我管不着,但我家孩子的分数绝对不能差!”
在这种主流态度下,大力士团队的战绩便相当引人注目。
其实之前不少家长也注意到了大力士团队里都是优等生,有些家长还就是冲着这个才选择雇大力士团队的孩子来盯自家孩子学习。
但日常的分数、年级前几名,比不上“齐齐考入重点初中”“大比例进入重点班”这些事的震撼力大。
一时间,不仅大力士团队收到的工作委托剧增,偏爱书吧也成为了家长们的打卡圣地。
新来的家长们:
“学霸都爱到这书吧看书。”
不过,但凡把书吧内书籍浏览一圈的家长,都很难鼓励自家孩子经常来偏爱书吧。
新来的家长们:
“竟然一本教辅资料都没有?”
“一本都没有?”
“也没有学霸笔记?”
严烟:
“……他们偶尔来我书吧学习,课本、习题册、参考书、笔记,全都是自带的啊。”
“他们说他们自己买的那些够用了,不必我去给他们找更精英的版本。”
“再说那类资料他们使用时需要在上面写写画画,而我书吧提供的书主要是让人共享借阅、需要看书者保持书籍的整洁干净,所以我不适合把那类书放在我书吧的书架上。”
“我倒是不介意每月送他们每人一箱,但他们严肃拒绝了我。”
“他们反复对我强调,他们自己的那些真的够用了。”
新来的家长们:
“那课外优秀读物呢?”
“比如世界名著……你这里倒是也有几本,可远没有覆盖老师推荐书单。”
有书吧熟客不满:
“想看名著可以去图书馆、去书店,而不是要求书吧换经营风格。”
“偏爱书吧的定位是休闲放松,不是学生自习室。”
“齐俐他们来书吧主要就是看漫画小说,不是看课本或其他正经书。”
“大力士团队有其他学习的地方,比如图书馆,你们把这书吧当作学习秘诀弄错方向了。”
“这里是他们玩的地方。”
更有熟客指责:
“大力士团队成员来偏爱书吧时会给自己制定严格的规矩,并一丝不苟地遵守。”
“务求不打扰到书吧的正常客人、不影响书吧的正常经营。”
“而你们带着孩子来书吧,却吵嚷得好像这里是你们的主场。”
“还弄坏了书。”
“让你们赔偿你们还讨价还价。”
“你们有没有想过,你们真正应该向大力士团队成员学习的是自律,而不是塑造个网红打卡胜地呢?”
于荼带领书吧员工们维持秩序。
然后于荼以“大力士团队队长妈妈”的身份与望子成龙的家长们换了个地方详谈。
于荼:
“要充分尊重孩子自己的爱好,也要信任孩子的客观能力。”
“比如我女儿从小就喜欢在街上闲逛。”
“作为小学生,甚至幼儿园小孩,这其实是个不好的习惯。”
“主要倒不是减少了学习时间的问题,而是可能不安全。”
“但因为我女儿从小就力气特别大,并且能把路记清楚,还愿意定时给我和她爸报平安,所以我们家便尊重了她的这个爱好。”
“大力士团队的其他人也同样被他们的家长包容了常规意义上与学习不直接相关的爱好。”
“比如前几个月拿到数学竞赛省级冠军的方知言,喜好记录。”
“方知言有时候会去工地门口蹲守。”
“记录工人数量、每个工人的负重、车辆进出次数等。”
“这种记录对学习成绩有帮助吗?”
“应该是没有。”
“是正常意义上能给中考高考加分的有价值的业余爱好吗?”
“明显不是。”
“但方知言会因为这么做而高兴,能在高兴之后更专注、更有效率地学习。”
“所以方知言的父母在对方知言强调了安全、强调了不打扰别人正经工作后,就放他去了。”
……
有的家长把于荼的话听了进去,认真考虑调整自家的教育方式。
也有家长认为于荼是转移话题、不肯把真正的教育秘诀告诉他们。
甚至还有的怀疑于荼故意告诉了他们错误的教育方法,想要误导他们,让他们把孩子养废,将来无法与她女儿竞争。
无论那些家长信不信,于荼都宣布:
“除了会员之外,偏爱书吧暂停接待小学生、初中生以及明确为了小学初中生而来的大人。”
“也暂不接受这两类人成为新会员。”
有家长生气:
“你们这是开门做生意的态度吗?”
于荼示意他们看在书吧门口摆了十几年的、有那么一些赶客意味的说明。
那玩意从最初随意的贴纸,已经进化成了精心雕刻的装饰品。
于荼:
“顾客有挑选消费地点的权利。”
“书吧也有挑选顾客的权利。”
“这是公平的双向选择。”
“辣味火锅店招待想吃甜口菜的顾客,这对两方都是折磨。”
偏爱书吧熟客:
“对呀,这里就是看闲书的地方,真不是用来学习的。”
“求求你们不要在这里看正经书、聊正经教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