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当我成了女配的姨母(穿书)》120-130(第6/14页)
,筠儿嗣于其下,既是机缘,也是殊荣。”
大周唯一的一位异姓王,手里掌兵二十五万,何其尊贵,倘若能得到这个机会的是她亲生的女儿,她也绝不会阻拦。
“可她是我的女儿。”赵盼山忍不住道,“我又不是养不起,还让我把女儿送给别人养?”
况且过继这种事向来是发生在同族之间了,他把女儿过继给了平北王,又升了从三品,在外人眼里,岂不是有卖女求荣之嫌?
同床共枕十数年,夏氏对自己这位枕边人的性子十分了解,她面上笑意渐淡,却还是忍耐着道。
“贵人会提出过继,想必也是事先问过筠儿的。如今世道乱了,筠儿同贵人越亲近,于我们而言,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这说得也是。
无论如何,他总归是赵筠的生身父亲,赵盼山心底的郁气逐渐消散,眼里也逐渐浮现出笑意,面上却依旧一脸不愿。
夏氏状似不察,只又笑道,“已经到了荥阳,妾明日就递上拜帖,去拜见平北王妃。”
官眷拜见贵人本就理所应当,赵盼山抚摸须颔首,只是想了想,又道,“记得带上笙儿,她和筠儿一起长大,素来要好,两姐妹也正好说说话。”
订下婚约的郎君丁忧守孝,笙儿的婚事一拖再拖,最后实在无可奈何断了这门婚事……眼看着年岁长了,筠儿如今有个王妃姨母,身份到底是不一样了,若是能够照看个一二,兴许还能给笙儿找一个更好的夫婿。
夏氏清楚他的考量,面不改色地应下,待看着对方离去的背影后,才眸光闪了闪,让守在屋外的贴身嬷嬷进门,吩咐道,“去将筱儿给三姑娘带的书信,还有准备好的谢礼一并整理出来。”
第125章 第 125 章 一年多不见,平北……
一年多不见, 平北王妃的容貌依旧惊人,无外乎世人都道平北王爱重王妃……垂眉饮了几口茶汤,夏氏的视线划过上首贵人华贵艳丽的裙裾, 心里赞叹,姿态恭敬。
阮秋韵对于书中这位筠儿的嫡母并没有太多的恶感,毕竟在外甥女嘴里,这位嫡母也从来没有恶意去磋磨过她,所以即便知道筠儿在赵家过得不好, 也并没有对赵夫人生出迁怒的心思。
夏氏是一个心思灵巧的人,说话间,很快引到了平北王妃最疼爱的外甥女赵筠身上, 见上首的贵人面露柔色,她才道。
“时候不早了, 按理说臣妇也不该叨扰王妃,只是两年不见, 臣妇那已出嫁的小女自幼和筠儿一起长大,甚是挂念。也多亏了筠儿派去的医女诊治,她才能安然无恙地生下子嗣,因此此番前来拜见, 还带了小女准备的书信和谢礼,想着亲手交予筠儿……”
说罢, 身后的两个婢子微微上前,露出手里的书信和礼品, 夏氏面露无奈, 言语里也多了踟蹰,“只是不知,筠儿今日可在都督府中?”
说这话时, 夏氏只觉捻着帕子的掌心被汗渍浸湿。
赵筠即将过继平北王,以后定是身份尊贵、前途远大,只是被过继者大多会避讳原来的血亲,因此,她也需得摸清平北王妃对此的态度。
那淡薄到几近于无的父女母女情不值一提,可筱儿和赵筠的姐妹情谊却是实打实的……倘若平北王妃不介意赵筠同原来的姊妹来往,她在盛京的女儿兴许能够得到些许照拂。
夏氏心里生出希冀。
阮秋韵看在眼里。
可在想了想,还是让人去将外甥女请来了,筠儿快也快成年了,很多事也应该由她自己拿注意。
“给姨母请安。”侧眸见到自己的嫡母,赵筠眉目微挑,也施了一礼,“给母亲请安。”
夏氏站起了身,也并没有刻意去做出慈母姿态,只是仔细地端详几步外的女郎片刻,然后笑道,“两年不见,筠儿越发长开了,我也险些认不出来了。”
这话有恭维的意思,却也是实话,没有往日的畏畏缩缩,也无志得意满时外放的戾气,十六七岁的女郎,挺拔俊秀,意气风发。
倒真是同以往很不一样了。
赵筠笑了笑。
虽然许久不见,可这对名义上的母女也的确没有什么话可说的,夏氏敛了敛笑意,让人将书信和谢礼送上,语气郑重,“你派去的那个医女救了筱儿的命,母亲要多谢你。”
纵有万般算计,可这一刻的感激却是真切的,出嫁的女儿难产,若非最后有从平北王府派去医术了得的医女前去,她女儿恐怕真的要死在鬼门关上了。
有一对身份尊贵的姨父姨母,赵筠什么都不缺。因此过继也好,断亲也罢,倘若赵筠愿意……她也会尽力在赵盼山面前促成此事。
医女?
赵筠眸光闪了闪,看了眼上首含笑望着自己的姨母,抿唇一笑也不推辞,只道,“大姐姐平安就好。”
赵笙也跟着嫡母一起过来,此时正坐在嫡母下首,听着赵筠陌生又熟悉的声音,忍不住抬起眼看着几步外的,陌生又熟悉的三姐姐。
出门见客,赵筠没有像以前一样身着利落的窄袖衣袍。
女郎身量高挑,此时身穿颜色鲜亮的襦裙外加披帛,随意被束起的发丝也罕见地带上了饰物,走路带风,看起来金尊玉贵,意气风发。
赵笙有些恍惚,就这么怔怔地看着,在赵筠看过来的时候,也连忙站了起来,有些拘谨地行礼,“三姐姐好。”
赵筠挑眉,也含笑颔首。
夏氏很快就离开了。
赵筠漫不经心地看着两人离去的背影,又瞥了两眼翠云手里的书信,直到几步来到姨母身侧时,唇角的笑意才逐渐真切热烈起来。
她自然是看得出她这位嫡母的小心思的,却也并不在乎,她拥有的一切都是来自于姨父姨母,在乎的也只有姨父姨母……所以过继之后,她就和赵家再无干系了。
半月后,过继和断亲文书被接连送到大都督府,赵家一家子也随着赵盼山一起赶去廉江郡赴任。
赵筠知道他们离开,却也无暇顾及。自过继一事确定后,她也更加用心地投入到每日的学习上了,除了日常完成老师的文字功课,弓马骑射也日日不辍。
短短几日下来,就瘦了一小圈。
阮秋韵看在眼里,却并没有多说什么,按照书里的节奏,翻过年后,大周割据的局面是军阀混乱的开始,赵筠想要快速地成长起来,她是不会去阻止的。
马场。
歪歪扭扭的箭矢从侧面飞过,进而落到黄泥上,阮秋韵顿了顿,又再次抽出一支箭矢,有模有样地瞄准不远处的目标。
弓片弯曲,弓弦崩紧。
下一刻,一只带着玉扳指的大掌覆上了紧紧攥箭矢的手,阮秋韵微愣,紧接着却见臂膀上移,指节微松,灰黑的箭矢离弦飞出,撕破风声。
靶子四周箭矢七零八落,也只有这一支是中了,还正中靶心,阮秋韵并不丧气,侧过头,眼里流露出笑意。
再次抽出一支箭矢随意地搭在弓上,调整了姿势,褚峻垂眸看着夫人被阳光晒地绯红的脸颊,唇角勾起,而后缓缓松开握着的手。
倏。
箭矢再次离弦而出,有了褚峻的调整,这一次的箭倒是没有脱靶,却也并没有射中靶心,而是堪堪射中靶子左边缘处。
褚峻轻笑,接过夫人手里的弓后又看了眼夫人泛着血痕的指尖,并未多说什么,只是在净了手后,接过药膏抹了上去。
“军器监新的弓弩已经制好了,明日让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