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观瑜从不缺喜欢和爱。
他是东南王府大公子,出身高贵、容色过人,追求者如过江之鲫。王爷王妃把他捧在手心养大,养得骄矜高傲,不可一世。
到了适婚年纪,东南藩地的世家郎君任他挑选,但他眼睛长在脑门顶,谁也瞧不上。
王爷没办法,把他送去京城参加秋猎,希望他能在各地来京的青年才俊中找个如意郎君。
秋猎第一天,在一众英姿飒爽的年轻乾君中,祝观瑜眼睛一扫,看到了最出挑的一个。
宽肩长腿,剑眉星目,英气俊朗又带着少年的青涩,简直就是照着他喜欢的模子长的。
祝观瑜:那个长得最高最俊的是谁?
侍从:公子,那是靖远侯世子,秦骁。
祝观瑜:好熟的名字。
侍从:公子,您小时候……
祝观瑜:我的婚书上就该写他的名字。
侍从:……
事后祝观瑜回想起来,自己当时真是鬼迷了心窍,天下男人这么多,怎么就非这一个不可了?情书写了百来封,连从小带着的同名玉佩都送了出去,这辈子都没这么上赶着过。
只换来了秦骁的一句:不必如此。
他以为是秦骁不开窍,没想到有一天,众人一起蹴鞠,他却看见秦骁带来了一位陌生坤君。
他同那位坤君说话时,脸上露出了祝观瑜从没有见过的,腼腆的笑。
……原来不是不开窍,只是开窍的对象不是他。
秦骁带着那位坤君走过来,周围所有人都在看他们,作为这对有情人中多余的一个,祝观瑜脸上火辣辣的,他想体面地走开,想大方地祝福,扯了扯嘴角,却连笑都笑不出来。
屋漏偏遭连夜雨,蹴鞠的时候风流眼散了架,祝观瑜跑得慢,被木柱擦了胳膊,侍从小厮们急吼吼围着他看伤上药,他却看见秦骁半跪在地,亲自为那位坤君上药。
侍从小心翼翼看着他:公子……
祝观瑜:回东南罢。
在京城的最后一晚,他们赴宴喝醉,阴差阳错,第二日在同一张床上醒来。
祝观瑜不去看秦骁是什么脸色,只兀自道:“你把玉佩还给我。”
他拿回了名为“观瑜”的玉佩,回到东南,依旧做没心没肺、受尽宠爱的王府大公子。
王爷尝试着问他:爹爹给你比武招亲好不好?
祝观瑜懒洋洋的: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