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重生不涨智商》80-90(第13/16页)
了,属实不太灵。
谢钧提笔回了林二小姐一句:【诸象皆合,此事可为。愿你所向,称心如意。】
然后连带四张星象解读,一起塞入信封,在信封上面写好【林二小姐亲启】。
谢钧吩咐道:“将信送到驿站,加急给林二小姐。”
刚说完准备递过信,又改口道:“不了,严明你亲自快马去送,可以在驿站换马。”
严明全力之下,应当比驿站要快一些的。
距离更夫敲四更已经过去有一阵子了,林二小姐这一夜定是不踏实,还是早些有结果的好。
***
平日里睡得沉,多要如意和时迩喊才能醒的林蕴卯时不到就醒了。
她昨夜睡得也晚,拿着《天文气象杂占》、《田家五行》看了看,又出去观了会儿星。
最终不得不承认,她应当在这方面没什么天赋,看得是头晕眼花,不知所云。
林蕴知道谢钧那边应该不会这么快,但她还是在屋中焦急地来回走。
若三日内真要下雨,那让百姓早些割麦可就是争分夺秒了。
林蕴细想如果要提前收麦,她要安排些什么,先是让官府通知各个里长,再多给佃农些赏钱,让他们去百姓的地里搭把手,将她的麦子织机借给百姓,快些处理麦穗……
心中一条条想着,林蕴朝食吃索面的时候被宽面条崩了一脸汁水。
时迩连忙来擦:“小姐,你吃东西的时候少想点事,幸好这汤水不烫。”
林蕴正满口道“知道了知道了”,屋外仆妇进来,通传道:“严明严侍卫到了,他说是来送信的。”
第89章 劝收
听见严明来送信了, 林蕴把筷子一放,当即站起身来:“快将严侍卫请进厅中。”
仆从小跑着去请,林蕴擦了嘴, 换了身轻便的衣裳, 也往厅中走,备的茶刚上, 严明就到了。
严明递了信,也不肯坐下喝茶,自家大人还没当上林小姐的座上宾,他可没胆子喝这杯茶。
林蕴拆开信, 快速读一遍, 她的目光在最后那张纸上稍稍停顿了一下。
这字纵横郁勃, 风骨铮铮, 林蕴并不陌生。不论是西泠阁, 还是无舟渡, 都挂着这字呢,无时无刻不提醒着她要惜命。
林蕴视线移开, 阻止思维继续发散, 把心思收拢到正事上。谢钧托人问了四位懂观星之人。其中有三位都说三日内要下雨, 只有一位说不会下。
再辅以自己粗浅的观察以及老道的经验,林蕴心中已然有了决断。
耳边严明还在说:“大人昨日等回信等到丑时,派我先来通知林小姐, 户部的谕令是走驿站的, 会晚一点再到各个县衙。”
“昨夜这一切忙完,想来大人入睡应当已是寅时了吧。”
“谢大人果然心系百姓,为百姓之事夙兴夜寐,日后有机会我定会代百姓向大人道谢, ” 林蕴夸完就转头喊时迩,“时迩,你多给严侍卫上几种茶,他一路奔波定是累了,让严侍卫稍微歇一歇。”
吩咐完,林蕴就火急火燎地出门了。
严明看着林小姐果断离去的身影,为自家大人感到心酸。
大人忙了一宿,只得了一句“心系百姓”的夸,大人的确是心系百姓,可大人也心系林小姐啊。
一扭头,就见十二皮笑肉不笑地问:“这茶不好喝吗?严侍卫想喝什么茶,我去沏。”
严明还是推辞说不用了,十二却道:“小姐让我上茶给你,严侍卫不喝我不好交差。”
在十二的虎视眈眈之下,严明只好喝了一杯茶。
喝完要走时,十二竟还客气地要送他出去,严明心知十二显然不会如此敬重他,那就是有话要说。
两人一前一后走着,时迩低声同严明道:“上次给大人的信中提到我怀疑有人潜入无舟渡,在搜找些什么,但除了一个被动过的花瓶,没找到什么证据。”
如今无舟渡的仆从都是从西泠阁带来的,大人早就查过一遍,都没什么问题。
“我问过如意和袁嬷嬷,那日上午来过无舟渡周围的人都记录在此了。”借着袖子的遮挡,时迩把纸条塞入严明手中。
这上面几个人不是送瓜果蔬菜的,就是来送冰的,还有一个送新裁好的衣服。
“大人可以再查一查这几个人,”时迩皱了皱眉头最后道,“若不是他们搞的鬼,那事情可能更麻烦了。”
不是林园里的人,那人从外面来,无舟渡三面环水,走唯一的那条道太过显眼,那就只能是从湖中游来的。
先是翻进林园,又从潜伏在湖底游过来,翻入无舟渡没留下水迹,唯一的疏漏是一个只差寸余的花瓶。
甚至时迩敢说,若不是她在大人手底下练出来了,她也不可能发现花瓶被动过。
若是外来人,本事大,手法这般精湛老道,那定然所图不小。
严明听了也沉下神色,道:“目前最怀疑的人是林岐川和林栖棠,指使李氏暗害林小姐的很可能是林岐川,那他可能以为林小姐有什么证据或者知道什么。林栖棠嫌疑小一点,但实在太巧了,她刚知道阳城那桩事恰好有猫腻,第二日林小姐屋里就进了贼人。”
“若是这两个人的话,短时间内应该没办法伤到林小姐。当然,大人在林小姐的事情上格外慎重,已经派人去杭州府查林小姐的过往,看看还有没有别的危险。”
送走了严明,得到大人定会彻查名单上的人,时迩还是忧心忡忡。
坐以待毙不是办法,时迩当即拿信封装了两张纸,然后夹在书架中,又将小姐的一块从没有用过的章,放入锦盒里,收入箱笼。最后找了一本小册子,外表做旧,随便写了些无意义的数字。
通常这三种是证据的主要形式,书信、印章、账目,也不知道能不能瓮中捉鳖了。
***
时迩在家中忙着捉贼,林蕴在田间组织收割。
纵使几个懂天象的人说三日内会下雨,那也只是很大可能会下雨,而不是一定会下。
在揣测天象上,没有谁能下板上钉钉的结论,毕竟就算是在现代,那么多高新技术设备的观测下,天气预报也经常谎报军情呢。
不能认定会下雨,即使户部的谕令让诸县令协同林蕴主持收麦一事,但林蕴没有斩钉截铁地强制百姓提前收麦。
正如当初种麦,是官府游说提倡,如今收麦也绝不是一家之言。
百姓对土地付出良多,他们不是林蕴的附庸,一年到头勤勤恳恳在田间劳作,他们拥有对粮食与土地的处置权。
在各个县衙中,林蕴与里长们说:“三日后是大部分百姓定的收麦日子,我与诸位懂天象的法师道长都觉得三日内很可能有风雨,提前收会损失一点收成,但若后面赶上风雨,半数的麦子要么泡烂在地里,要么霉在库中,损失十分惨重。”
“如果是我,我不会为了多一点收成冒这么大的险。但地是大家的地,并非是谁的一言堂,请诸位里长务必让每位乡民都知道三日内或有大雨的消息,让乡民们决定是否提前收麦。”
林蕴将自己带来的改良镰刀、掠子等收麦工具分发给诸位里长:“若是有愿意提前抢收割麦的,都可以借用这些农具。人手不够的话,我的佃农和官府的衙役都会帮忙。”
林蕴说完,正要往下一个县衙赶,还没出衙门的大门,一位里长急匆匆地跟上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