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怀表文学 > 百合耽美 > 重生不涨智商

110-12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重生不涨智商》110-120(第9/13页)

事?”

    林蕴摇摇头:“没事, 吃饱了透口气。”

    谢钧这才直回身, 只是视线除了直视前方, 时不时扫过林二小姐。

    林蕴不仅是透了口气, 甚至还叹了口气,她怎么感觉除了烧了本书册, 避开对变法细节的讨论, 她与谢钧的相处还如从前一般呢?

    甚至林蕴以为谢钧拿到了证据, 会尽快赶回皇城,但他说要暂留江浙:“既然花时间跑了一趟,那就将事情做得更彻底些。”

    显然他要待在江浙找出更多证据, 暂时不会离开了。

    等到了驿站, 两人分开,谢钧还道:“我之后要去一趟宁波,但在杭州府也还是要待一段时间的,应当还能与林司丞吃几顿夕食, 就这么约好了。”

    说完谢钧没等林蕴反应,就微微颔首,大步流星地离开了。

    等等,她答应了吗?

    怎么就又约好了?

    ***

    夕食约是约好了,但接下来几日林蕴和谢钧只一起吃上一顿饭,并不是谁有心规避,实在是两人都太忙了。

    谢钧带着人成天往田里跑,林蕴也是,只不过他们跑的不是一片田。

    竹编秧盘和木质秧盘都已经做好了,林蕴又在皇庄布置了一个小屋,来测试这两种秧盘究竟哪种更好,是否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将土壤填入秧盘,再将提前浸泡过两日露了白的稻种撒在秧盘上,轻覆一层薄土,最后盖上湿稻草保湿。

    林蕴选的这个屋子,窗户开得极大,光照充足又通风,正适合秧苗生长。

    接下来就等时间说话,看看效果究竟如何了。

    等待的时间林蕴也没闲着,她拉着钱庄头,非要与他谈谈自己种植水稻疏密的考量。

    碍于林蕴是官,钱庄头是民,他没法跑,不得不听林蕴“念经”。

    “水稻插秧,其实讲究一个‘宽行窄株 ’,行距控制在十寸,植距控制在六寸,这样透光通风增产,减少病害。”

    其实现代水稻探索出的行距和植株距离比林蕴说的要小,但林蕴前些日子瞧过大周的占城稻,没有经过抗倒伏的筛选,占城稻的植株普遍要比现代水稻高三成。

    植株高了,对应的行距和植距就要适当增加。

    说完种植密度,林蕴又对钱庄头说如何搁田,刚提起话头,钱庄头不乐意了。

    他忍不住反驳道:“就是给田里放水,这个谁不懂?稻禾分蘖的时候排一排水,这样水稻之后长得更好。”

    钱庄头不耐烦听,这林司丞许是有几分本事,但那也是在北方那群不懂种地的粗人面前显摆。

    他钱冲可是杭州府叫得上名字会种田的人,不然也不会当皇庄的庄头,向来只有别人请教他的份儿,在他钱冲面前谈种田,那真是关公面前耍大刀,。

    林蕴话被打断了也不恼,她只问:“钱庄头说的没错,那具体是什么时候停止呢?”

    钱庄头道:“拔节中途看着停就停了,哪还有什么时候一说?”

    林蕴笑了:“钱庄头你说不准时候,那我告诉你,水稻倒二叶露尖,这个时候停止搁田最合适。”

    林蕴可没胡说,她提到的搁田种植时间点是现代大量研究证明过的,这个时间点停止搁田效果最佳。

    钱庄头从没听过这种事,哪有人卡得这么准,精确到哪片叶子长出来。

    他想张嘴反驳,但这林司丞说得有鼻子有眼的,他一时之间也没什么更好的想法,只得闭了嘴,老老实实听林司丞接着说。

    “浅水插秧,深水护苗,薄露分蘖,到分蘖后期,拔节以前,就要排水搁田。搁田结束之后,要重新建立水层,成熟期保持干干湿湿,以湿为主,若是过早断水,会影响粒重……”

    倒也不是林蕴爱显摆,只是她不能确保自己能在江浙待到水稻收获,谢钧说让她不用再关注信的事,但林蕴没办法不闻不问,总要替原身看一看此事的结果。

    再说了,陆表哥和谢钧都在查林岐川通敌的事,说不定什么就突然爆发了,到那时林蕴不仅要添柴加火,更要照看好宋氏。

    后面的事一件接一件,林蕴只能充分利用在江浙的每一日,她每天夜里回去都在写能用到的种田之法,但纸上的东西有,还得有懂它的人。

    钱庄头就是林蕴看中的那个人,这人脾气倔,但确实有真本事,若说林蕴是摘了现代农业科学的桃子,那钱庄头就是大周种地经验主义的集大成者。

    这人自视甚高,好面子,但为人不错,就林蕴待的这几日,不少乡长里长都来找过钱庄头,同他讲在地里遇见的问题,钱庄头虽然面上不耐,但一一解答。

    只要把他给教会了,等林蕴日后官职再升一升,有权力在江浙找下属农官,给钱庄头带上这顶高帽,此人为了他的面子,定然是鞠躬尽瘁。

    “聊完了搁田,我们再讲讲施肥……”

    钱庄头是老庄家人,他每个字都听得明白,因为对土地太熟悉,林司丞又成日找他“念经”,他被迫记住了这些乱七八糟的。

    钱庄头从没想过种地要种得这么“准”,像是用尺子卡过一遍一样。

    这林司丞种地可真是一套一套的!

    但空口无凭,他等着看她那片田,是不是真如她说的那般好!

    ***

    在秧盘播种后,林蕴日日去查看,稻种发芽后统计完出芽率,暂时竹编和木板效果差不多,分不出胜负。

    秧苗开始生长,林蕴就开始浇水观察,这日一早林蕴进了小屋,第一眼看到她的苗长势不错,一茬茬嫩绿整齐地挺立着,精神饱满,叶色清亮,叫人看了就生出几分欢喜。

    林蕴浇着水,视线往下移,看见什么,心倏地沉了几分。

    木质的秧盘泛着白霜,但这不是霜,是一块块的霉,而竹编的洋盘泛着青绿色,林蕴特地把这两种秧盘分开放,便于观察对比,倒是没想到最后观察出两种不一样的霉菌。

    江浙潮湿,秧苗生长又要每日浇水,这秧盘第一次还没挺到头便发了霉,更别说日后推广开来,要重复使用了。

    并且秧盘发霉会让秧苗更容易害病,如此一来,这两种材质都不行。

    林蕴进屋前的笑意消失个干净,她甚至没时间哀悼她逝去的秧盘,收起了记录的本子,急急忙忙地往山间去看新开的垄畦。

    今日是改过的木犁投入使用的日子,好在新犁效果不错,泥土翻开,一犁成沟。但山间的田总归不比平原,不够规整。

    新犁在中间好地块上能畅快推过去,一路带起翻滚的泥浪,可到了田边角处,地势不平又空间曲折,便只能拿着锄头自己上了。

    林蕴卷起袖子,同从皇庄借来的几个佃农一起顶着日头一锄一锄地犁过去。

    锄头劈进湿土,发出的声响有些闷,但一下下不间断地响起来,渐渐起了节奏,让人越干越有劲儿。

    卯劲儿绕着圈地整完大半亩地,林蕴起身喝口水,刚一停下,便觉得腰酸背痛,手臂都快抬不起来了。

    劳动可真是消除烦恼的好办法,譬如现在,林蕴对秧盘的忧虑散个七七八八,主要是她累得脑子都不转了。

    林蕴半蹲在地里,歇息片刻,结果今日可能林蕴是诸事不顺,方才她干活时日头足得恨不得把人晒干,等她刚休息,乌云聚集翻卷,豆大的雨点突如其来,砸得泥水四溅。

    雨一颗颗打在脸上,林蕴甚至有些想笑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老怀表文学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老怀表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老怀表文学|完结小说阅读-目光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最低门槛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