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怀表文学 > 百合耽美 > 重生不涨智商

120-130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重生不涨智商》120-130(第1/14页)

    第121章 秧盘

    晨光熹微, 这日林蕴一早去了她的育苗室,秧盘上的秧苗叶色青绿,株身挺直。

    竹编的和木制秧盘对秧苗成长影响不大, 两茬苗差不多高, 不过核算过人工和材料成本的林蕴觉得还是竹编的更划算,毕竟不同于竹编可以控制疏密, 光在刷了桐油的木板上打小孔,就有一定的损耗。

    林蕴凑近瞧,苗高六七寸,三叶一心, 这是已经可以抛秧了。

    昨日一早, 林蕴就察觉时机差不多, 特地让钱庄头给皇庄办了个“开放日”, 除了皇庄的佃农以外, 让钱庄头再邀请一些平日里关心农事方法的百姓到皇庄来, 她要借机演示抛秧之法。

    林蕴到江浙的时间正赶上晚稻插秧,如今林蕴花了十几日在秧盘上育秧, 已然过了下秧的时机了, 因此这次只是让最热心农事的那批人先看看抛秧, 为日后逐渐推广打下基础。

    林蕴和几个佃农抱着秧盘往田间走,林蕴到的时候,周围除了佃农, 也围着不少的百姓。

    平头百姓来皇庄的机会不多, 就算对林蕴这个北地佬无甚信任,他们也是愿意来看看热闹的。

    等林蕴扛着托盘到的时候,在田边等候的钱庄头上前两步,给林蕴搭了一把手, 接住了秧盘。

    其实带土带苗的秧盘不算特别重,但林蕴的育苗室离稻田很有一段距离,抱着走了一路,的确有些手酸,林蕴道过谢,钱庄头只说是小事。

    钱庄头甚至有些意外,他接过秧盘的时候,才发现他好像除了在长时间的力气活上,其他时候很少感觉到林司丞同他们不一样。

    她不仅是个北地人,还是个出身显赫的女子。

    林司丞除了直筒筒的官袍,要么就是下地穿得灰扑扑的,平日里干活也不搞特殊,都是和他们一起。这样一想,钱庄头觉得意识不到林司丞是个贵族女子也很正常。

    比起娇贵的小姐,林司丞吃苦耐劳的精神都比得上他媳妇了,要知道他媳妇也是个常年下地的好手,比许多汉子都能干,她的腰起码有林司丞两个那么粗。

    但腰粗好啊,钱庄头不无自豪地想,就手上这秧盘他媳妇拿一个时辰怕都是不觉得累的。

    林司丞目前的缺点除了不够壮实,就是大道理太多。

    当然第二个缺点目前存疑,本来林司丞要搞什么“开放日”,钱庄头是不想折腾的,但前些日子林司丞掐了尖的棉株他们都去望过,虽然还没结棉铃,但掐尖的棉株侧边果枝数量要比没掐尖的多三成。

    钱庄头一开始还不服气,硬是数了三四遍,才不得不承认,从目前来看,掐了尖的棉株真的长得更好。

    除了棉花地以外,林司丞负责的那片稻田里,秧苗长得更齐整,苗茎肉眼可见地更壮。

    正是因为棉花地和稻田里的效果,林司丞提出要带人参观她抛秧,钱庄头还是按她的想法出力了。

    如今百姓围成一圈,林蕴之前特地给她的试验田留了一小块空地,就是为了演示抛秧之法。

    下到田间,林蕴将带着土的秧苗提起,同百姓和佃农们展示:“平日里大家插秧都是洗根不带土,抛秧是带土。”

    “带着土根系完整,缓苗期更短,而且成活率更高,”说着林蕴就站着,简单看好间隔,然后松开带土的秧苗,重力作用下,秧苗根部向下自由落入田中。“抛秧这就算插好了,插秧需要频繁弯腰,费时费力,若是采用这法子,大家都能少些辛苦。”

    见林蕴不用弯腰就秧就插好了,速度实在是快,家里田产多一些的就有些心动,他们地多,纵是全家上阵插秧,两天下来,腰疼得都直不起来,心动之下就多些关心,男人问:“这位大人,这苗随便抛下去,之后不会长得东倒西歪吗?”

    林蕴摇头:“大概三五天后,它们就会自动立起来,五日之后你们可以再来看一趟。”

    “除了省时省力、成活率高,抛秧的好处还在生长起步快,之后分蘖会比洗根手插苗更多,产量上更容易出成绩。”

    “当然这办法也有缺点,因为是带着土下去的,所以根系比插秧要浅一些,抗倒伏的能力要弱一些,若是你们的地块经常起大风,田里土质软烂,那就更适合插秧,更抗倒伏一些。”林蕴并不只说好处,结合利弊,尽量让百姓先了解情况。

    “以及要想抛秧,得需要准备特地设计过的秧盘,因为要把秧苗分开,根系也不能交缠,这样方便带土抛秧。”林蕴将秧盘递过去,在百姓间传阅。

    随后林蕴快速抛秧,甚至让感兴趣的百姓可以下来试一试,不过半个时辰,留的这一小片空地就栽上了秧苗。

    几个管事再带着百姓四处转转,尤其去看看掐了尖的棉株和林蕴格外齐整的稻田。众人几乎都去看别处了,钱庄头却没走,他将林蕴的秧盘拿过来,翻来覆去地看了个遍。

    他边看边点头,道:“林司丞这个抛秧的办法很不错,来年我们试一小片田,若是可行,日后可以在皇庄推广此法。但只要需要添置东西,这对百姓来说成本就是高。而且百姓需要的秧盘可不是一两板,他们几乎不可能在家里储存几十块秧盘。除了官家和富户,百姓家里鲜少舍得置办这个。”

    钱庄头一盆冷水浇下来,林蕴是努力在压成本,力求大家都能用得起,她也做得很好,这个东西不贵,但不是用得起就要用的,百姓们他们大部分宁愿不花钱,辛苦一点,维持原样。

    正当林蕴以为这法子是入不了平头百姓的家了,不过总归在自己管的地盘皇庄还是行得通,林蕴也不算白折腾。

    毕竟皇庄里效率高了,才有人手和精力去琢磨其他事。

    可钱庄头话风一转,他似乎有些犹豫,但还是道:“不过也有别的办法,还是和插秧的秧苗用一样的育苗床,不用林司丞你这些木头竹子,也不用购置新东西,直接用一层沙子代替秧盘作隔离层。”

    其实按照钱庄头平日里和上面官员打交道的方式,明知道有更好的办法他也不会说,只要不搞出岔子,还是得由着官老爷们高兴才是。

    他急着提出更好的办法,在官老爷们那里可落不着什么好,反倒觉得是在打他们的脸呢。

    但林司丞不一样,他们这些天讨论了许多农事,她也很尊重他的意见,不同于看官老爷的笑话,他并不想看林司丞在农事上吃瘪,他希望她走得更顺更好才是。

    于是他接着说:“在需要分离的土壤之间隔上细沙,细沙不容易结块长实,到时候秧苗长十几日,还是能轻松带着土抛秧。”

    钱庄头说得林蕴眼前一亮,是啊,她和詹明弈当时成日里在船上想着怎么设计秧盘,但其实可能不需要一个实体,像钱庄头这样用现有的东西简单凑出来一个相似的环境,在百姓间更容易推广开来。

    林蕴直接朝钱庄头拱拱手,她承认道:“庄头你这办法是比我这个好,等这两日我再用你这办法试一试。”

    钱庄头本以为林司丞还要你犟几句,她八成不想舍弃秧盘,毕竟这秧盘设计得这般好,定是花了不少功夫来试。

    没想到林司丞痛痛快快地赞同他,此时钱庄头看着眼前身穿布衣,脸上洋溢着得知好办法的喜悦,竟是没有半分不乐意。

    钱庄头这才露出个笑,其实他也听到不少人嘀咕林司丞,说女子怎么能当官,但此时钱庄头觉得林司丞才是那个能干大事的,她比许多自诩清流名臣的官员都更像个官。

    他笑着道:“司丞是农事上天分高,但我这几十年的地也不是白种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老怀表文学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老怀表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老怀表文学|完结小说阅读-目光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最低门槛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