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怀表文学 > 百合耽美 > 重生不涨智商

110-12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重生不涨智商》110-120(第7/13页)


    ***

    谢钧紧赶慢赶,到南屏楼的时候,还是比昨日晚了些,但林二小姐比他到的还晚。

    林蕴从山里回来,就只来得及把带泥的鞋给换了一双,刚换好鞋,林蕴想到什么,问一旁的如意:“如意,若是你喝醉了同人发疯,第二日还要见到那人,你怎么办?”

    这事如意还真干过,她道:“这简单,假装一切都没发生就好了。”

    等林蕴赶来了南屏楼,推开雅间门,看见端坐的谢钧,这熟悉的场景,熟悉的人,林蕴第一反应是今日为什么没煎一副孟大夫开的中药。

    安神药效果显著,林蕴喝完那七副,找孟大夫又开了些,后面林蕴忙起来,渐渐遗忘被一箭刺入的疼痛,林蕴就没再喝了。

    她的心理素质看来是不及如意的,今日该喝副药,许是应对谢钧更镇定些。

    不论是昨日酒后失态,还是今日袖子里没给出去的证据,都令林蕴背上了沉重的思想负担。

    纵使见到谢钧的那一瞬,林蕴在脑海里做了好几个仰卧起坐,但现实中她打招呼道:“我来晚了,谢大人久等了。”

    谢钧只说他也才刚到,他们都来得晚了,南屏楼之前备的菜色失了味道,若是不着急,等他们重新做一份再送上来。

    林蕴不急,捧着茶杯慢慢啜饮,等菜上。

    真奇怪,他们相识半年有余,但过去半年他们除了在赵老家的那一顿,再没一起吃过饭。

    可这短短一月之中,他们一起吃了三顿饭。

    这就像他们的关系,在不知不觉中越拉越近。

    思绪烦乱,但当谢钧的下属似乎已经成了本能,林蕴一开口就同谢钧汇报她今日的进展:“我进了山,想开沟作垄畦,来提高江浙冷浸田的产量……”

    等林蕴噼里啪啦地一通说完,谢钧点点头,很自然地接话道:“我今日去了府衙,在架阁库里查阅了黄册和鱼鳞册,发现了些猫腻,就又去田间验证了一番……”

    当谢钧提到以王氏一族为代表的世家可能存在大片隐田,林蕴还没回过神来,谢钧这是在同她汇报他今日做了什么?

    她同谢钧说今日的进程,那是因为谢钧是她的上司,如今上司反过来同自己汇报行程了?

    林蕴忍不住看他,谢钧神态淡定,熟练自如得仿佛这事他已经做过千百遍,半点异常都看不出来。

    谢钧说完让严明进来,严明递了一本书册给谢钧后就出去了。、

    门一关,谢钧又将书册交到林二小姐手上。

    谢钧示意林二小姐翻开看看:“当初在皇城,你呈了变法之策给我,不论我是如何决定,做还是不做,做的话要做到什么程度,我也应当与你有个回应的。”

    林蕴低着头,牢牢盯着书册。没有翻开,而是按紧,按得实实的。

    谢钧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对她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都有回应的?

    林蕴想不起来,也阻止自己接着想下去。

    因为她好像感到有一阵风,正摧枯拉朽地刮着,要将她的船吹翻,让她落入海中。

    林蕴猛得抬眼,将书册递回去,重新塞回谢钧手中。

    在谢钧疑惑的眼神下,林蕴道:“我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同谢大人说,如果这件事说完了,谢大人你还愿意将书册给我看,那我就看。”

    她白日里深思熟虑过,谢钧在借用证据处置江浙官员方面是可靠的,她会把证据给他。

    但此时此刻,林蕴将她白日里想好的那些巧言包装,委婉掩饰的借口通通抛开,她要借这封信将她的隐瞒,她的不信任通通摆在他的面前。

    她要吓退谢钧。

    第116章 进退

    大概是在心中酝酿过太多次, 林蕴从袖中拿出信封的时候,很是镇定,甚至有一种尘埃落定的轻松感。

    她抬高声音同雅间外等待的时迩道:“时迩, 你让后厨慢些筹备, 菜暂时先不上,也别让人进来, 我同谢大人要聊些农事。”

    得到时迩的应承,林蕴将信封递到谢钧面前:“我当初从杭州府来皇城,路上遇匪,得右佥都御史裴合敬裴大人的义子裴序相助, 他是到皇城给裴大人送宁波府知府孙铭古侵占良田秋税的证据。”

    谢钧好像永远镇定, 听到她的话也并没有惊讶, 而是拆开信封翻看证词和那两页账目。

    谢钧快速扫过这几张纸, 二十五位农民集体状告的证词其实效用有限, 民告官太难, 但好的是这证词将孙崇古侵占的良田位置和面积都标明了,相当于在宁波府的几万顷良田中划定了范围, 让调查的人不至于大海捞针, 顺着这些田产的鱼鳞册、黄册和收税记录往下查就是, 总能找到猫腻。

    这两页账目分别是宁波府邓桥村的田赋征收实收簿和公库入账月结簿,田赋征收实收簿是吏员在乡间收税时记下的实收数额,而公库入账月结簿是入官库时记的账。

    两页账目一比对, 吏员在邓桥村收的税粮比实际入库的税粮高四成。

    也就是说税粮从邓桥村运出, 到入库宁波府粮库这个过程中,凭空蒸发了四成。

    裴御史这个义子是个有本事的,这种铁证都让他拿到手了。

    见谢钧看完证据,又将三张纸整理好塞入信封, 林蕴接着道:“裴序在通州遇伏,我没看到是谁动的手,但他遇害前将信交给我,托我进皇城后送给裴大人。”

    谢钧听到这里拧了拧眉,林二小姐的生死之交是不是太多了些?

    “后面的事谢大人你也知晓,等我想送信的时候裴大人已经遇刺身亡了,我对朝中之事又一无所知,也不知道这信该送给谁,这证据成了烫手山芋。”

    林蕴讲她是听闻徐正清在朝堂之上坚持要替裴大人讨公道,力排众议翻出此案,这才认为徐御史是可信之人,然后便想把信送给徐御史。

    其实这都是听说,林蕴知道朝堂之事不简单,徐正清也不是没有可能贼喊捉贼,但若真是送错了,她可以重开。

    就当时的情况而言,徐正清是她能找到的,最可信的人了,值得一试。

    “但徐御史走得太急,连夜启程去江浙,我根本赶不上他。于是皇城麦子收了之后,我自请来江浙,除了改善南方农事,更是要送证据给徐御史。”

    结果好不容易到了江浙,徐正清跑到赣州去了,林蕴这才退而求其次打听起谢钧来,更是在听闻他也是来浙江查此案,甚至确信他和浙党领袖范光表有仇后,才决定将证据给他。

    说完了送信的过程,纵使谢钧没有问,对于她最后才考虑把信送给谢钧这件事,林蕴丝毫没有半分粉饰,坦白道:“谢大人,自从在宛平县衙重逢你开始,我面对你,总是比对旁人更多几分忌惮与警惕。”

    “比起时迩如意,比起身边的钱大,比起陆表哥和我母亲,我都不会轻易怀疑他们,但唯独你,我不敢付诸信任。”

    时迩如意她们是下属,钱大对她言听计从;在那桩旧日仇怨揭开前,她和陆表哥并没有什么利益纠葛,关系简单;而宋氏没什么心眼,喜恶都写在脸上,相处起来无需猜忌。

    “最开始,我是忌惮你位高权重又满腹筹谋,生杀予夺,皆由你意,我又在你手底下做事,有着躲不开的利益关系。你是个好上峰,公事上我受你指引,听从你的安排并且发自内心的敬重你,但仅限于公事。”

    “权力不对等之下,关系就不该逾矩,上位者的一时兴起无关痛痒,但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老怀表文学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老怀表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老怀表文学|完结小说阅读-目光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最低门槛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